在红楼梦中,贾母作为贾府最尊贵的长辈,也是贾府最高权力的掌握者,对于孙儿贾宝玉十分宠爱,甚至失于溺爱。贾母对宝玉的宠爱不仅体现在大事上,还体现在日常的细节中。
在宝玉挨打情节中,贾母不惜与儿子贾政大闹,更是直接干涉贾政管教儿子。在宝玉凤姐被赵姨娘马道婆诅咒陷害,宝玉不省人事时,贾母像是“被摘去了心肝一般”大哭,同时对着赵姨娘指桑骂槐,怪平日里贾政对宝玉管束太严以致吓破了胆。史太君临终之前,第一个想见的人也是宝玉,行将就木的时候伸出手来拉着宝玉说:“我的儿,你要争气才好!”
在日常细节上,每逢节日聚会,贾母总是把宝玉搂在怀里。甚至宝玉每每与林妹妹拌嘴生气,贾母都要出面调解。宝玉出门去,贾母总是不放心,再三叮嘱下人好生看护。
凡此种种,足见贾母对宝玉的宠爱极深。贾母的孙儿辈有很多,比如贾琏、贾环。贾环就不说了,他是贾政和赵姨娘庶出的儿子,按亲疏远近也不会青睐贾环。但贾琏却是长子贾赦之子,是长房长孙,按理贾母也该很爱贾琏,为什么独独十分宠爱宝玉呢?
首先,宝玉是荣国府第四代衔玉而生的公子,系贾母次子贾政和王夫子嫡出的第二子。贾政长子贾珠很有出息,但却在不到二十岁就因病早逝,贾政王夫人中年才得了宝玉,所以十分爱惜。宝玉出生时口中衔玉,玉上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在看中命数的古代社会,一个人出生衔玉本就十分罕见,玉乃至坚之物,加之上面写有吉语,或许被视为贾家万代千秋的吉祥之语。作为贾府现今最长的实际掌权者,贾母必定是十分看重这个象征家族希望的孙儿。
其次,宝玉是孙子辈中的佼佼者。除了宝玉的身份尊贵,他还是荣国府中有望承担家族事业的人选。宝玉天生聪明,“百个中不及他一个”,虽然是一块顽石,不意于仕途经济,但他只要迷途知返,定能求得功名,振兴家业。事实上,后来宝玉静心攻读举业短短几个月,便参加乡试高中,可见他只要用心就能做到。但是贾宝玉的父亲贾政却非常痛恨宝玉不求上进,整日只知道在脂粉堆里混迹,所以难免对宝玉呵斥管教。也许贾政对长子贾珠也是如此,贾珠早逝或许有贾政夫妇管束过于严苛的原因。贾母有鉴于此,对宝玉多有纵容溺爱,每每解救宝玉于父亲的淫威恐吓之中。冷子兴曾评价贾府这样一个钟鸣鼎食、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是一代不如一代。与贾宝玉同辈的孙儿辈中,贾琏好色烂淫,不喜诗书,贾琮贾环作为庶子,也十分平庸。贾家如今本就人丁不继,加上又一个不如一个,贾宝玉在这之中就显得鹤立鸡群了。
第三个理由,贾宝玉长得非常像祖父贾代善,也就是贾母死去的丈夫。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中,张道士提到宝玉言谈举止十分像国公爷,勾起了贾母的伤心,说:“正是呢,我养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像他爷爷。”这个像可能不仅是长相,更是人品行事也很像。宝玉不仅长得好,生得“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如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妥妥的一个高富帅,更别说还聪明有才。比如元妃省亲一节,贾府建造大观园,贾政“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宝玉展示了非凡的才华,贾政和一众的宾客在宝玉面前相形见绌。此外,宝玉还很有外交才华,出入应对,谈吐不凡,连北静王都对他赞不绝口。有一次宝玉和形容猥琐的贾环站在一起,他父亲贾政默默感慨“还是宝玉看着舒心”。所以,这样一个有颜值、有才华、有气质的宝玉,怎能不博得老太君的喜爱呢!
虽然,现实中奶奶宠爱孙子很常见,溺爱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虽然祖孙隔代亲,但在教育问题上,儿子媳妇往往跟爷爷奶奶有很大的分歧和矛盾。比如贾政和贾母,这一对母子在教育宝玉上就存在很大的分歧。在封建社会,很注重孝道,即使儿子不满母亲的教育方式,也会退让隐忍。但现代社会不一样,在教育子女上更多时候是父母说了算。
但我觉得,贾母比贾政的教育更有人性的温度和实际的效果。贾母虽然纵容宝玉,但客观上让宝玉有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实际上,贾母宠爱宝玉,大多是细节上的关心和爱护。在原则问题上,她其实与贾政的路线是一致的,也就是坚定地捍卫家族利益和维护封建礼教。比如临终前嘱托宝玉要争气,其实也是以家族利益为重。他也明知道宝玉不喜欢仕途经济,但她留给宝玉的最后一句话还是要他为家族争光,相当于是以遗言的方式要宝玉担负这个责任。
再比如,在宝玉的婚姻上,是贾母最终拍板了迎娶薛宝钗。贾母知道宝玉和黛玉之间有情,她也知道宝玉对黛玉一片痴情。但她为了家族利益,为了宝玉的前途事业,她果断地选择了更符合标准的薛宝钗。即使宝玉反抗,他也不惜给宝玉上定魂香来完成这一场强行安排的婚礼。即使她曾经十分宠爱的外孙女林黛玉病入膏肓,奄奄一息,她也要无情地拆散这对苦命的鸳鸯。
我看到这里的时候,觉得贾母她脸谱化了,她不再是那个慈爱宽容的老太君,她是一个封建家族的大家长,是杀人不见血的礼教的执行者。她没有也不可能疼爱宝玉到顺从他的本心,所以贾母又是无情的。但也许是高鹗续书的原因,使贾母的形象与前文多有出入。(从前八十回来看,贾母很疼爱黛玉,且有意促成宝黛婚姻。)
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贾母对宝玉的宠爱。这个宠爱里有真情,有人性的温度,但也有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伤害。现实中有多少以爱之名,而行伤害之事的亲子关系呢?所以红楼梦中的亲情也是值得我们观照和反思的。
《好了歌》中有一句:“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贾母可谓是痴心父母,在贾府败落的时候,贾母把自己嫁妆和几十年的私房钱拿出来给儿孙,只要求留一点钱给自己送终。
但在史太君寿终正寝后,她的好儿子贾政却主张“丧事只要悲切才是真孝”。表面上做足了孝道,实际上是不想拿银钱出来办丧礼。想当初宁国府长媳秦可卿的葬礼,那是何等风光大办,如今贾府最高地位的史太君,却没有一个看得过去的丧礼,实在是令人欷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