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读者都不陌生。但要说在这四部书中,哪一部里集齐了四部书的身影,那一定要数《红楼梦》了。
在《红楼梦》中,不同程度地出现过《水浒》《三国》《西游》的有关情节、人物、典故等,实在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按照成书时间来看,《红楼梦》最晚面世,所以曹雪芹得以灵活使用其他三部书的内容,为《红楼梦》的书写增添了趣味和深意,我们一起来看看。
贾府节庆日宴饮,少不了看戏听曲,而这些戏文里,多次出现《水浒传》的身影。
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怡红公子宝玉整日流连花丛,也突然参起禅来,起因便是宝钗在生辰日上点的一出戏:《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玉不以为然,说自己最讨厌这些热闹戏,原文写道:
宝钗笑道:“要说这一出热闹,你还算不知戏呢。你过来,我告诉你,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的了;只那词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得极妙,你何曾知道。”宝玉见说的得这般好,便凑近来央告:“好姐姐,念与我听听!”宝钗便念道: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宝玉听了,喜得拍膝摇头,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林黛玉道:“安静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倒《妆疯》了。”说的湘云也笑了。于是大家看戏。
宝钗点的这出戏是清代戏曲《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又叫《山门》《醉打山门》),改编自《水浒传》第四回。讲述鲁智深在打死镇关西后,前往五台山出家为僧。然而,鲁智深在五台山期间,多次违反清规戒律,引发了一系列冲突。《寄生草》这首曲子,便是鲁智深被智真长老遣送别处时所唱。尤其是其中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成了宝玉参禅的灵感。在宝玉调解黛玉和湘云的矛盾时,不料两边得罪,深感委屈和愤懑,于是也填了一首《寄生草》,并写下一首偈语,表达出世之心。虽然后来被黛玉等人劝止住,但也为后文中宝玉出家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林妹妹也很有趣,每当宝玉赞美宝钗,黛玉都会吃醋地嘲讽几句。黛玉的“还没唱《山门》,你倒《妆疯》了”,就包含了《山门》和《妆疯》两出戏。《山门》自不必说,《妆疯》这出戏主要源自昆曲折子戏中的《缀白裘》(亦即北曲《诈疯》)。它讲述了唐朝大将尉迟敬德因在功臣宴上触犯李道宗而遭贬,从而用装疯来拒绝领命出征的故事。林妹妹一语双关,不仅是对宝玉忘乎所以的戏谑,又暗合当下看戏的情节。
同样是戏曲典故,第三十回中,清虚观打醮回来,宝玉因将宝钗比作杨贵妃,惹恼了宝姐姐,宝玉便转移话题,问宝钗看了什么戏,宝钗一语双关,回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
宝钗所说的这出戏是指元代剧作家康进之的杂剧《李逵负荆》,讲述李逵误会宋江和鲁智深绑了刘太公的女儿,怒不可遏,回到梁山后砍了“替天行道”的大旗,并怒斥宋江,最后发现抢刘太公女儿的是冒名宋江的强盗。李逵在得知真相后,深感愧疚,用“负荆请罪”的方式向宋江赔罪。
宝钗在这里用“负荆请罪”(不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的戏曲典故,既表达对宝玉言辞不当的不满,也暗讽了宝玉和黛玉近日的吵闹(因张道士为宝玉提亲,二人拌嘴,结果宝玉生气砸玉,黛玉伤心吐药,两人大吵一架。之后两人都后悔,宝玉便去向黛玉道歉),场面火药味一度升级,凤姐于是打趣他们大热天的吃生姜,辣辣的,化解了尴尬。
除了直接引用《水浒传》内容,《红楼梦》与《水浒传》的书写结构也十分相似。
如,二者都以“石头”为缘起。《红楼梦》以女娲的补天巨石开篇,宝玉黛玉因木石前盟而结缘。《水浒传》以天师的符箓石碑开篇,梁山好汉以石碣村为开端。
再如,二者都以“梦境”为重要情节。梁山好汉聚义以天王晁盖梦到七星汇聚为正式开篇,红楼女儿之命运以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见群芳判词为正式开篇。
再如,一僧一道的人物设定。入云龙公孙胜与花和尚鲁智深为一道一僧,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亦为一僧一道,此四人贯穿全书,且身系书中重要关节。
凡此种种,似乎并不是巧合,考虑《水浒传》成书在前,曹雪芹博览群书,很有可能受了施耐庵《水浒传》的影响,当然,这也正反映了《红楼梦》是集大成之作。
在十九回中,元妃省亲之后,贾珍在宁国府请了一班戏,唱的是《丁郎认父》、《黄伯央大摆阴魂阵》、《孙行者大闹天宫》、《姜子牙斩将封神》等类的戏文。这些热闹戏文,倏尔神鬼乱出,忽又妖魔毕露,锣鼓喧天。宝玉素来不喜欢这些热闹戏,“见繁华热闹到如此不堪的田地,只略坐了一坐,便走开各处闲耍。”
《孙行者大闹天宫》出自《西游记》第四回至第七回,孙悟空以一人之力勇斗各路神仙,大闹天宫,杀声震天,场面极其热闹。这几出戏正合贾府在元妃省亲之后短暂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繁华与喧嚣。
《西游记》的戏文老少皆宜,贾母就非常喜欢看。在第二十二回,宝钗十五岁生日,贾母让宝钗点戏,宝钗迎合贾母喜热闹、爱谑笑科诨的脾性,点了一出《西游记》,贾母果然欢喜。
《西游记》中的人物也经常出现在《红楼梦》中,第三十九回,藕香榭开螃蟹宴,众人吃喝耍乐,李纨摸到平儿身上的一把钥匙,打趣道:“什么钥匙?要紧梯己东西怕人偷了去,却带在身上。我成日家和人说笑,有个唐僧取经,就有个白马来驮他;有个刘智远打天下,就有个瓜精来送盔甲;有个凤丫头,就有个你。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还要这钥匙做什么?”李纨用唐僧和白马的依存关系来类比凤姐和平儿的扶持合作,形象说明了平儿对王熙凤的重要性。
孙行者的出场率自然是最高的,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史湘云穿着“贾母与她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头上带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黛玉看到后,便开玩笑地说:“你们瞧瞧,孙行者来了。他一般的也拿着雪褂子,故意装出个小骚达子来。”湘云穿皮毛衣物,装扮俏皮活泼,与孙悟空的形象确有几分相似,黛玉将湘云比孙悟空,让我们见到一个活泼灵动的乐天派湘云。
同样是孙大圣的笑话,第五十四回,贾府元宵夜宴时,贾母给众人讲了一个笑话:一家子养了十个儿子,娶了十房媳妇。其中第十个媳妇最聪明伶俐,心巧嘴乖,深得公婆疼爱,因此招来了其他九个媳妇的忌恨。这九个媳妇商议后决定到阎王庙烧香,询问为何唯独第十个媳妇如此伶俐。在梦里她们遇到了孙悟空,孙悟空告诉她们,第十个媳妇之所以伶俐,是因为吃了他的猴尿,你们若想要伶俐嘴乖,我再撒泡给你们吃就是了。
这个笑话引来众人捧腹。细心的读者发现,这笑话其实是针对王熙凤的。王熙凤在贾府中以聪明伶俐、心巧嘴乖著称,但也因此招来了其他妯娌的嫉妒和不满。贾母通过这个笑话,既调侃了王熙凤,也提醒其他人不要过分忌恨她。
要说孙大圣怕什么?肯定是紧箍咒。那宝玉怕什么呢?肯定最怕他爹了。宝玉和贾政的关系,就像孙悟空和唐僧。第七十三回,赵姨娘房里的丫鬟小鹊来告诉宝玉,说赵姨娘在政老爷面前说你了,小心明儿老爷问你话。宝玉听了,“便如同孙大圣听见了紧箍咒一般,登时四肢五内一齐皆不自在起来。”看来宝玉见他父亲不仅像老鼠见了猫,还像孙悟空听唐僧念紧箍咒。
同样,除了直接运用《西游记》的典故,《红楼梦》也有许多与《西游记》相似的结构设定。
如,二者的主人公都是“顽石”身份。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贾宝玉则是女娲炼石补天遗留下的石头的化身。
再如,二者都有真假主人公。《西游记》里有一回真假美猴王的故事,虽然最后被如来佛祖解决了,但两个美猴王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一直没有定论。有的还用阴谋论揣测,说实际被打死的是真悟空。《红楼梦》中也有贾宝玉和甄宝玉,二人家世性情都相仿,命运结局却不同,贾宝玉出家当了和尚,甄宝玉中举做了官,留在了红尘里。但曹雪芹开篇就暗示读者,假作真时真亦假,真假宝玉,到底孰真孰假,需要读者透过现象去看本质。
在《西游记》中有二处:
争名的,因名丧体;夺利的,为利亡身;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去。
——《西游记》第九回
行善的,升化仙道;尽忠的,超生贵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还生人道;积德的,转生富道;恶毒的,沉沦鬼道。
——《西游记》第十一回
在《红楼梦》中有一处:
这两处揭示主题的言辞十分相似,不说曹雪芹受《西游记》的影响,至少也可以说两者梦幻联动在书写上的体现。
《三国演义》在《红楼梦》中出现相对少一些,也许是二者主题和题材差异太大的原因。但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两部书中都出现了同一个历史人物——关羽。关羽挺忙,“四处”赶公告。
第五十三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薛宝琴以游历过的古迹为题,作了十首怀古绝句,其中一首《赤壁怀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此诗以《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为背景,表达对历史英雄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李纨评论道:“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比如那年上京的时节,单是关夫子的坟,倒见了三四处。关夫子一生事业,皆是有据的,如何又有许多的坟?自然是后来人敬爱他生前为人,只怕从这敬爱上穿凿出来,也是有的。及至看《广舆记》上,不止关夫子的坟多,自古来有些名望的人,坟就不少,无考的古迹更多。”李纨的评论涉及关羽,表达了她对古迹的考证持谨慎态度,但同时也认为这些诗作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它们已经深入人心,即使有虚构也并不妨碍诗作的留存。
《三国演义》中,关羽有着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等战绩,论斩杀的名将数量,关羽可谓是三国第一人。
《水浒传》中,梁山五虎之首关胜,正是关羽的嫡系子孙。宋江见到关胜后,称赞他“世本忠臣,乃祖为神”。
《西游记》中提到过“马赵温关四大元帅”,其中的“关”就是指关羽。关羽死后,被道教尊为“关圣帝君”“三界伏魔大帝”,与马王爷、赵公明、温琼共同构成了道教的护法神体系,负责护法降魔、驱邪除恶。
《红楼梦》中借李纨之口提到的“关夫子”,就是关羽。关羽有国士之风,故世人尊称其为“夫子”。
关羽这个历史明星在四大名著中多次出现,足见其受欢迎程度,这也是四大名著遥相呼应的联动了。
总之,要说四大名著中,哪一部集齐了四大名著的元素,当之无愧便是《红楼梦》,读者在阅读时,总有与另外三部名著梦幻联动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