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团圆夜。月之圆,兆人之团圆。祈丰收,盼幸福,赏满月、吃月饼、赏桂花,这是一个寄托美好的、诗情画意的节日。
但我想谈谈《红楼梦》中的中秋节。不那么温情脉脉,带有悲剧美的色彩。
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三次以中秋节为背景结构情节,或喜或悲,或聚或散。曹雪芹为我们展现了一出贵族盛衰的悲剧美学。
落魄书生贾雨村胸怀大志,又得甄家婢女两度回顾,一时踌躇满志,见“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遂吟成一首意气纵横的七言绝句。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甄士隐大赞,直言“兄非久居人下者”。几番私交,甄士隐慷慨解囊,资助贾雨村上京赶考。贾雨村当夜不辞而别,此去果然飞黄腾达。而甄士隐却在次年的元宵佳节,失了独女甄英莲,随之家破人亡,潦倒不堪,后随一僧一道遁出红尘。
甄士隐的故事至此结束,然而他却如一个谜底,预示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谜面。真事已随着甄士隐的出世隐去,假语却随着贾雨村的几番沉浮而上演,读者当知“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曲笔。
这第一个简笔勾勒却暗藏玄机的中秋节,是属于甄士隐和贾雨村的交汇,而后两人走上不同的道路。这也是《红楼梦》故事的开端,预示了一个大团圆的开幕,而它的结局并不是大团圆,而是“树倒猢狲散”的大离散。
《红楼梦》故事的开端,借冷子兴之口,交代金陵四大家族已至盛极而衰的转折点,昔日以军功起家的钟鸣鼎食之族,诗礼簪缨之家,如今儿孙一代不如一代,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贾府表面的繁荣仍在。
贾敬寿辰,贾珍大办特办,虽然这位一心好道的寿星并不在家。然而这场生日宴上,大家谈论的焦点却是宁府长孙媳秦可卿的病。“她这个病病得也奇,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们玩了半夜,回家来好好的。到了二十后,一日比一日觉懒,也懒待吃东西,这将近有半个多月了。”尤氏如是说道。
贾母曾赞秦可卿是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她代表了贾家第五代的最高荣耀。然而,秦可卿始终是《红楼梦》一个未解之谜,她的病,她的死亡,曹公并没有确切的笔墨交代。脂砚斋说曹雪芹自删“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暗示了秦可卿的死与其公公贾珍的乱伦有关。
秦可卿死前托梦给王熙凤,道出“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之理,贾家赫赫威扬将近百年,或将“登高跌重”,于是为贾府开出续命良方,留下“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的遗言,与世长辞。
秦可卿在中秋之后病重,她的死与贾府的转折有必然的联系。她像一个先知,预料了贾府未来的命运。然而,她的担忧与建议并没有引起凤姐的重视,或者说,凤姐根本无法凭一己之力,扭转贾府颓败的局面。
于是第三次浓墨重彩的中秋节,则成为贾府繁华表面下悲凉的注解。
曹公用了两回来写这次的中秋节: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傻大姐误拾绣春囊,开启了抄检大观园的帷幕。内有凤姐复又病重,惜春矢孤介断绝宁国府,探春受辱掌掴刁奴婆子,外有江南甄家获罪被抄家,宫中娘娘卷入宫廷阴云,一时贾府笼罩在内忧外患的阴影之下。
中秋临近,贾母接受各房媳妇的孝敬时担心过于靡费,一向尊荣的贾母都在抄心府中开支了。连年的旱涝,庄户收成减少(这在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一节已经有所揭示),已经无法保证贾府养尊处优的生活花销。
然而,居丧期间的贾珍竟难耐寂寥,以骑射为由宴饮游会。一时饮酒赌钱,狎戏娈童,斗鸡走狗,无乐不作。会芳园中,一更时分,风清月朗,上下如银。“大家正添衣饮茶,换盏更酌之际,忽听那边墙下有人长叹之声。”一时众人悚然疑畏,汗毛倒竖。此处四墙皆无人,且又靠近宗祠……
曹公以这浪漫主义的笔触,道出了贾氏祖先的痛心疾首。如此不肖子孙,注定先祖荣光的消散。
另一边,贾母携众人于大观园凸碧山庄赏中秋之月。贾母为长居中,儿辈贾赦、贾政侍候左右,孙儿辈贾琏、贾宝玉、贾环,重孙辈贾蓉、贾兰陪侍。余下姊妹妯娌,丫鬟婆子随侍左右。饶是如此,贾母见桌椅只坐了一半,感叹昔日人丁兴旺何等热闹。
在击鼓传花中,贾政这个正经的儿子讲了一个怕老婆的笑话,令人猜测他和王夫人的关系。贾赦则讲了一个父母偏心的笑话,暗暗表达对贾母偏心二儿子的不满。宝玉则怕讲笑话又为父亲说不学无术,索性以月为题作了一首诗。贾兰、贾环亦作诗。贾兰受了祖父贾政的赞许,贾环却受了贾赦的赞赏,意在读书不过点缀,爵位自有世袭。彼时的贾赦尚不知,他将是最后一个继承祖宗爵位的不肖子孙。
儿子辈们坐着终究是拘束,于是贾母遣散了他们,留下宝玉、三春、黛玉、湘云等人。宝钗宝琴家去,凤姐、李纨病着,终究应了那句“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
贾母这个精致的老太太,见月满中天,道“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及至那桂花树下传来呜咽悠扬的笛声,众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心旷神怡。
鸳鸯见夜深露重,劝贾母早歇息,不料贾母嗔怪鸳鸯扫兴。这时,桂花阴里,呜咽袅袅的一缕笛音,比先越发凄凉。夜静月明,笛声悲怨,贾母不禁堕下泪来,众人亦不免凄凉寂寞。大家都知道,贾府早已今非昔比,此刻团圆之夜,早已人心离散,盛筵难再,能无悲乎?
此时的湘云和黛玉逃离管弦之乐,来到凹晶溪馆对月联诗。彼时,“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铺纹,真令人神清气净。”
曹公这段文字写得极美。凸碧山庄山高月小,凹晶溪馆皓月清波,一双才女感慨世事无常,她们清醒地了然世间一切美中不足,况你我旅居客寄之人。
虽如此,不妨学学苏东坡的境界: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然,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此刻,黛玉与湘云倾洒潘江陆海,“三五中秋夕,清游拟上元。”即景联诗,以此起兴,你来我往,五言排律佳句频出,口齿噙香对月吟。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这是二人联诗的最后一句,亦是彼此生命归宿的谶语。冷月无声,笛音呜咽,写透了女子悲凉的人生底色。
妙玉偶值于此,打破了二人悲凉的意绪。于是相邀栊翠庵品茶,龛焰犹青,炉香未烬。妙玉自请续貂,“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十数句续诗,一改颓唐寂寥之意,成《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
黛玉盛赞妙玉为诗仙,这是女子间惺惺相惜的赞美。妙玉自称槛外人,佛门的戒律清规掩藏了她白雪红梅般的生命热忱,或许她对二人的宽慰,亦是对自己寂寥身世的自我慰藉。
这一个中秋节笼罩着深切的悲凉之音:桂花阴中的笛声,寒塘中的鹤影,冷月下的花魂,贾氏宗祠的叹息,无一不昭示着千红万艳的悲剧,无一不透露着百年簪缨的大厦将倾。
曹公写尽了这个中秋夜的悲剧美学,此后要用无数的血泪来为美好的毁灭作祭。
中秋节后,故事情节基调急转直下。晴雯、司棋被逐出大观园,悲惨而死;芳官蕊官斩断青丝入空门。接着,苦绛珠魂归离恨天,湘云云散高唐水涸湘江,悲别离探春清明远嫁,元春虎兕相逢大梦归,迎春花柳之质赴黄粱,凤姐哭向金陵事更哀,李纨枉与他人作笑谈,……
红楼女子的悲歌,交织成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绝唱。而金陵护官符已然成为笑谈,四大家族这个百足之虫也死透彻了。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到头来,都只为他人作嫁衣裳。
回看贾雨村的那句“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总让人想起杜甫诗中“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的繁华盛景,那是属于平民的团圆与浪漫。而属于贵族的繁华与悲凉,则凝结在了红楼之月的阴晴圆缺中,令人唏嘘。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今夕又是圆月天,但愿,花好月圆人团圆。
文 |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