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时光的分享# 京剧《盗仙草》《李逵探母》,长安大戏院。
人之情,起起落落,人之际,跌跌荡荡。
有时候就是挂了一点缘分。平时看戏曲的机会比较少,偏偏是刚听完有人介绍杨赤老师,就遇见这样一场演出,于是如约而至,本意是很明显的。演出后的返场介绍里也提到,杨赤老师这一趟来京的不易,于是能够赶上这次遇见,还是蛮让人珍惜的。虽然介绍册显示只有一部分是杨赤老师出演的,实际上等于是绝大部分的演出都是杨院进行的,这个满足感确实很强。
对于京剧、戏曲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但是舞台之上的活灵活现,人于舞台中,气势就已经随着人一点点的凝聚起来。这并不在乎一个演出者所扮演的角色是否一个需要气势的人,而是气质慢慢融入角色,舞台之上的现实与虚幻的重逢,叠加累计的光芒,令人把注意力默默的投入在一个焦点之上,随之欢喜忧伤,这样的感召力,带着观众去动情和共情,才是演员的影响,穿透了舞台,带到了感受的世界里。
回过头说一下在《李逵探母》之前演出的《盗仙草》。其实安排了这样一个节奏,感觉像是热身热场,也像是带动一种氛围的长度,拉起一条优雅的战线。其实是应该有惊喜的,年轻人的特点比较明显,灵活性高,稳定性待商榷,但是舞台的美感和造成的吸引力还是很满的。女演员的表现比我预期的错误多。但是台下的叫好声不绝,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其中武戏的难度本是如此,这一点就不了解了,只是论美,女性在舞台上打起来就是好看。
其实是到了剧场才注意到这场演出是侯宇专场,也能感受到之所以有这样的机会看到杨赤老师,大抵是为年轻人站台,支持年轻艺术者的奋勇前冲吧。之前对侯宇了解不多,看了下介绍,美,真美。但是舞台之上是老旦的扮相,有点可惜。不过唱腔一打开,发现老旦的模式确实也是更适合她的。风景之外,素得很干脆。
每次看白蛇都很感慨人间的感情,但是这次看李逵的内容多,也无比感慨。虽然明知道是艺术创作的舞台作品,但是《李逵探母》中,李逵本欲接母亲大人去上梁山享清福,这跟着大儿子苦了那么久的母亲,一离开被伤害的牢笼,直接在山中送命,别说享清福了,一天安稳日子的盼头都没盼到,这个剧情发展我也是无奈了。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是李逵比较惨呢,还是李母比较惨呢,只能想,人生有命,每一步都是注定的。但是放下母亲自己去取水这个设置吧,有时候看看也是觉得有点糟心,一切伤害的源头就在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