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派#程砚秋#五小程旦#荷露团珠文章
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创立了他的程派艺术,他虽然爱惜羽毛,但却从来没有觉得他这派好学,他生前也从来没有鼓励大家大面积的去学他这一派。
他在公开私下里都数次谈到,歪曲糟改他的这派唱腔唱法的那些人,他是非常深恶痛绝的。
他甚至收徒弟都非常少,一生只收了九名弟子,但就这少的可怜的九名徒弟里,还有几名都是在他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收的,比如老师介绍的,领导介绍的,同时朋友介绍的,我们现在看他收徒弟这件事,从他心里自愿收的,好像一个都没有,无论是解放前解放后。
从他反对他的儿女学习京剧;反对他的干女儿李世济学程派这一点来说,他也从来不赞成别人大面积的去学他的这一派。
在程砚秋在世的时候,虽然学程派的人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私淑,真正经过他手调教过的人并不多,徒弟就更少了。
生前的不愿意开枝散叶,虽然是他主观的意愿,但是程派难学难唱,确实也是事实。可是程祖他老人家万万没有想到,他去世的几十年以后,程派居然成了京剧旦角的“显学”,不但专业人学的多,票友学的也越来越多。梅、程、张鼎足而立,成为京剧的三大旦角显学流派。
提起程派发扬光大我们不得不谈程派的二代传人。比如说大家常提的“五老程旦”新、王、赵、李、李,也不得不提三代传人“五小程旦”张、迟、刘、李、李。
“五老程旦”中,只有赵荣琛和王吟秋是程先生的弟子,李世济只是干女儿,但是也得到过程先生的亲授,那么李蔷华只是与程先生的琴师和艺术合作者学过戏,没有得到程先生的亲自指点,当然有人说她见过程先生,被指点过,那个与亲自严格的指导,就差的多了。
其实实话实说,让程派能够成为显学,李世济确实是有功劳的,无论李世济后来唱改成什么样,但是她是打着程祖的旗号在传播程派艺术,那么李世济之后,赵荣琛的弟子张火丁也把程派艺术的推广,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无论有些人如何的不喜欢李世济和张火丁,但是事实就是事实,必须得承认。
但是,赵李这二人,有功也有过,他们传播程派不假,但把程派带歪成了今天这种乱七八糟的情况,也是难辞其咎的。
李世济和赵荣琛
那么除了张火丁以外,王吟秋的弟子迟小秋也有一批喜欢她的粉丝和观众,迟小秋连年的上演程派剧目,这个为程派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是随着这些程派三代弟子的逐渐老去,现在她们普遍年龄都快奔60岁了,那么程派第四代传人,可以讲是青黄不接,以至于造成了程派表面繁荣,但是私下却暗流涌动,并且唱法越走越歪,越来越不能听了。
本身程派三代弟子就只学他们的老师,而不去学程先生的艺术,又加上很多人都是在这些老师岁数很大的时候拜的,也不过学了一两出戏,结果她们的老师去世以后,她们越来越放纵自己的个性唱法。
这些三代、三点五代、四代学习流派也只学表面的那些所谓的特点特性,其实学的都是缺点,她们还不自知自觉,以至于“五小程旦”里,只有刘桂娟被称作“亮嗓程派” ,当然,刘桂娟的唱法本身也是离程先生的那种含蓄内敛,内劲刚劲的唱法相差很远。
其他的那四位,被有些喜欢老程先生唱法的戏迷戏谑地称作为“烟囱精”,当然这个称号不够客气,但形容的却很恰当,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她们嗓子,普遍都是“粗、横、憨、笨、哈啦,喉喽”这其实根本就没把程派的精髓学到家。
但是说三代的这些传人不好,她们还可以听可以看,如果你要听听张火丁的那些弟子,迟小秋的那些弟子唱的东西,演的玩意儿,你就感叹,这些四代传人还不如三代!
张火丁和她的学生们
比如说张火丁的某几位徒弟,把张火丁的那种大哈喇音儿,大滑音故意往粗放里唱,其实是在夸张张火丁的那种 “个人独具” 的特点,这样离真正程派却越走越远,与真正程派的宗旨和特性简直是南辕北辙!如此说来,程派不过是表面繁荣,它今后将走到何处,现在真是很难说了。
怎样把握京剧演唱中“劲儿”“味儿”的关系
浅谈程砚秋的水袖功
略谈言慧珠修改《太真外传》南梆子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