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老艺人对艺术的严谨和珍爱,是追求一种与众不同的人生活法和境界


我常常这样想,把那些京剧大师的唱片比作什么比较合适呢?古董?也行。

古董由于年代的原因留下完美完整品相绝佳的物件是非常难得的。所以,古董没有缺陷的几乎没有。这些年流行古董热,什么原因呢?从大众这个角度可以肯定就是钱闹的,因为,大众不会关心一件古董它的断代底蕴,文化价值,大部分收藏古董的一般常人都是如此,他们只关心这件东西值多少钱。当然,有一部分文化比较高一些的藏家,他们收藏古董可能有更深一层的要求,这些人就比较少了。

有人说,古董大师的唱片,都不该是一般老百姓玩的,不是不让他们玩,而是他们不懂,也不知道怎么玩,他们也不愿意往深玩,某种意义上讲由于眼界,见识,思维文化局限等等原因,玩也是有强烈功利心或者稀里糊涂的瞎玩,所以也玩不了。古董来讲,一般人,见识浅薄,多数还利欲熏心,他们淘换文玩的目的就是经济利益,至于文玩本身的文化价值不在他们最关心范围之内。

这个和今天很多说自己喜欢京剧的大部分粉丝,他们对待传统京剧大师们的唱片的境遇和态度非常相似,很多人他也许从某个现在的京剧名角那里;或者那十年“温格”中样板戏的耳濡目染开始喜欢京剧,对于那些前辈大师的唱片,他们一辈子也许也不会听几回,就更别说沉下心来细细的研究了,但是不听不妨碍他们不认同,想当然的下结论。
这样的自以为是的奇葩留言几乎天天都有人写。有一个火丁粉居然说:张火丁是新一代大师,早就超过了程砚秋。关键是程砚秋什么样你弄清楚了吗?你喜欢听张火丁就认为天下第一,那是不是太主观了点?说这样的话的人从任何地方的理其实都是讲不通的,但是灯粉们却认为他说的正确一万倍。那就是:我喜欢就是最好的,这也是粉丝的一贯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前几天,我写过一篇题目为《为什么号称当今“京剧第一老生”的于魁智,他的唱争议如此之大?》,我想探讨就是继承和创新的问题,秉承我一贯主张,就是继承后创新,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于魁智的粉丝对我口诛笔伐,更有甚者污言秽语。
有一篇留言代表了这些粉丝的主要意思,他留言说:“老派唱腔再好奈于录音质量等等原因好多听不出好来,于魁智,李胜素,王蓉蓉,李维康,王佩瑜,张火丁等新生力量为现今京剧舞台吸引了大批粉丝。否则没有今天的京剧舞台复兴”你看这话说的,他听不出好就认为不好,那么为什么不好?他说录音质量不好就是不好,这家伙,主观唯心主义在京剧的粉丝里原来占的比例这么大啊,不但主观唯心,而且还自以为是霸道而不讲道理

所以,这样的一批人喜欢京剧,或者说喜欢文玩,是古董和京剧的幸运呢?还是它们的劫难呢?

个人说:那老唱片有什么听的,都二十一世纪了,不能听那些噪音。怎么说呢,对于喜欢的人他听的是艺术,感染的是情绪,是一种心灵的契合和沟通,而那些人只听见了噪音。所以,有些道理就是说千遍,还是对牛弹琴,因为一些人在那一层面他真的理解不了,说也白说。这个其实就如同人家沏一壶高级茶叶,品茗享受,而你只配用玻璃杯喝饮料一个道理人家享受,你是活着。你不会知道什么是“品”的意义价值的。

记得马未都在讲他在日本,历经数年,在手工艺人那里,做的十几把茶壶的时候说的一件事,有一把好像叫“松风”,就是茶水烧开的时候,会发出如同风入松林的声响,烧水的人,围坐准备品茗的人,被一种境界所陶醉和感染吸引沉浸,如诗如画!这是那些用缸子解渴的人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的,听戏品戏同样如此。

所以,很多人不知道人境界,也自然理解不了人活着需要追求什么,当然,追求物质财富不能说你错,但是人一辈子成为这样的奴隶不是很可悲吗?当然我说这话有的人懂有的人不懂,有人说,没钱什么事你也干不了,可是中国古代,有的闲人雅士,他们哪有什么物质财富基础,可是他们同样不缺闲情逸致,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并且留下千古佳话。

上面说的就是一种精神层面态度明白了会活出精致的人生,不明白的,一辈子也就那样,有这种态度的老艺人艺术的严谨和珍爱,也是现在人无法想象的,他们其实追求一种与众不同的人生活法和境界

晚年一代余派坤生大家孟小冬,深居简出,不登台不热衷授徒传艺,不追求名利,但却越不唱越红,什么原因是因为孟小冬的玩意儿,随便拿出来句句可以用珍贵、精致来形容

我总觉得有才华的人多孤傲,但人家也有那个本钱。孟小冬对待自己的艺术态度就是秉承了一个有品位的人对待生活态度她有天分,珍惜自己的那些玩意儿,宁可不拿出来也不糟践,这一点那个张爱玲不是一样吗,人们看她都有点怪癖了,有人在她纽约的住宅外面纸篓里收集了些她倒出来的碎纸烂屑,她知道后第二天马上搬家消失得无影无踪,好玩吧,这其实也是一种态度

孟小冬

再说孟小冬。有一回在台湾吧好像是,有人就和孟说:您也唱唱吧,要不多可惜啊,孟就说了一句:“胡琴哪?”,一般的胡琴她根本说唱了,可能听都听不入耳,要求实在是太高了,不过有一样好处就是她拿出来保证都是精雕细刻的精品,但坏处就是玩意儿可能就被她带到棺材里去了,留不下来东西留下来的绝对是精品但也少之又少,但这就是一种态度,一种讲究而绝不将就,一种人生

从她的这个事我想起了我们这里的一个晋剧老艺人,解放前在河北内蒙山西红的发紫,我见过她年轻时候的戏照,那家伙,国色天香,非常的美艳。她的父亲过去晋剧的“四大名旦”和李世芳的父亲齐名。有一天,我和几位老人聊天,他们都是喜欢戏曲喜欢一辈子的老戏迷了,有的还和那个老艺人邻居
有一位老人就问:“ 刘玉婵现在还能唱吗?” 另一个说 “能啊,嗓子还不错那”“那你听过她唱吗?”“几乎不唱,有一次有人组织了一帮子乐队请她去,好说歹说,可她去了听了听直摇头,一句也没唱就走了,她的要求那些人根本就达不到 ”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些问题吧。就是我上面说的,对待自己对待生活绝不苟且绝不将就。

现在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人们不愁吃喝,可是那些白领快乐吗?原因就是很多人为了物质金钱,去妥协去将就,得到了一点点,失去了一大堆。戏曲的圈子里,一些人,听了几天于魁智、张火丁,样板戏,就给京剧的前辈大师下结论,其实就是将就而不是讲究,戏曲是需要观众和戏迷做基础的,只注重解渴而不去讲究的粉丝越多,对戏曲的害处越大,当有一天,那些珍贵的古董都被抛弃砸碎而被玻璃代替时候,那时候就是文化艺术彻底玩完的时候,这个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国粹是哪四大国粹?(欢迎留言,送vip会员)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